華源集團把新疆綠色建筑提升到全國第一:
多年來,民生工作一直是黨中央、國務院堅持不懈的頭等大事,尤其是“十八大”以來,民生建設更是被提到了史無前例的高度。關乎民生的事情,也必將是我國長久的宏業。經過20年的奮進,新疆華源集團已成長為現代化大型民營企業,重點涉及房地產、藥業、熱力及建筑施工、物業管理、幼兒教育等領域。華源集團所從事的產業,無不與黨委、政府歷來都十分重視的民生建設息息相關,包括老百姓日常的居住、健康、教育和社會服務等等。民生所指,民心所系。華源集團董事長李俊深諳此意,20年來,他始終堅持企業家產業報國的情懷,秉承“做有高度的事業”,認真踐行“為員工做好事、為企業做實事、為社會做益事”,親自帶領華源人攻堅克難、改革創新、開拓進取,在住宅產業化、維藥產業化和熱力節能減排等方面,一直引領國內行業前行,為新疆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。
專業出生的李俊,卸掉官員的身份,以手上僅有的5萬元起步,一頭扎進房地產領域至今。20年如一日,李俊專注于國家康居、綠色示范工程建設與管理,自己經常挑燈夜戰看設計、鉆規劃,周末也經常在辦公室查圖紙、翻資料,親自去工地查看情況、督導工程施工更是司空見慣,一些重點項目的申報、檢查、驗收等也總有他的身影。按李俊的話說,對待這些項目,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。節假日對很多人來講,是享受天倫之樂和愜意放松的最好機會,然而對李俊來說,這都是奢望,沒日沒夜地研究項目、考查工地、學習交流、出差開會、查看圖紙……充斥著他本該享受的時光。經過深思熟慮后的每一個項目,李俊都要把它們做到國內和業內具有引領的水準。截至目前,華源已在全疆開發建設10個國家級綠色、康居示范工程小區;在新疆第一家獲得國家綠色建筑運行標識;共向國家申報住宅綠色建筑示范面積394萬平方米,屬全國第一。也正是華源集團的第一,把新疆申報國家綠色建筑面積的水平,提升到了全國第一,甚至超過了中東部發達省區的水平??梢哉f,華源對新疆的貢獻功不可沒。同時,我國西北地區第一個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落戶于華源集團,新疆領先西北其他省區具有了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,并長期引領著西北地區住宅產業化快速發展,華源的功勞首當其沖。
銀朵蘭維藥成新疆醫藥行業首家上市企業:
當年,烏魯木齊制藥廠這家老字號國企,市場萎縮,資不抵債,隨時都可能倒閉,不但這家企業及一些老字號藥品將面臨消失,幾百號工人的飯碗也將丟失。想到悠關新疆人民民生健康的老字號藥廠就要這樣消失,李俊毅然決定,接手這家企業,幫它度過難關,解決其債務等問題,并妥善安排所有員工就業。兼并重組之后,藥廠成了華源的一大“負擔”,幾乎年年虧損,但李俊堅定看好新疆維吾爾藥這一千年瑰寶。他的判定,跟他多年通過學習相關知識、鉆研新疆少數民族藥業密不可分。于是,華源每年都會拿房產上的利潤補貼藥業,堅定支持藥業正常運轉與發展,李俊常說:“哪怕是把我房產的全部利潤砸進藥業,也要堅定不移地把新疆維藥發展下去。”
投資3億元建設的新的銀朵蘭維藥生產基地,現擁有2個全國獨家產品復方一枝蒿和尿通卡克乃其片,2個新疆名牌產品及中藥保護產品雪蓮注射液和祖卡木顆粒。完成國家、省部級等各類科技項目54項,其中維藥產業化17項,為維藥技術成果轉化在新疆做出了最大貢獻。今年年初,銀朵蘭維藥在國家新三板實現成功上市,這也實現了我國第一家維藥在資本市場上市,更是第一家在新三板上市的新疆醫藥行業。
華源熱力創下新疆節能減排奇跡:
城市供熱與民生密切相關,更與我們的生存環境緊密相聯,當政府還沒有提出煤改氣的時候,華源熱力的排放就已領先行業水平。李俊說:“燒得再熱,收的暖氣費再多,如果向我們天天生活的環境排出的是不達標的東西,對于一個負責任的現代化企業來說,就是在做減法。設備和技術成本再高,不管花再多的錢,我們也要實現排放達標,甚至要達到發達地區的水平。”當政府提出煤改氣時,面對之前上億元的先進設備要更換,最為重要的是華源之前的排放一直是嚴格達標的,這就意味著企業要承擔巨資損失。但華源熱力及時做出積極響應,李俊沒有含糊地決策:上最好的設備,上最先進的技術,他甚至親自帶隊赴天津等地考察設備,也經常在寒冷的冬夜驅車前往熱力公司車間查看供熱變化,實地到供熱區域了解排放情況。每年,華源熱力的排放都達到了歐盟標準,氮氧化物排放低于100毫克/立方米,為烏市節能減排和烏市實現藍天工程做出了重要貢獻,也因此創造了新疆供熱行業的排放奇跡。

鐵肩擔責任
華源集團累計向國家上繳稅收9.8億元:
多年來,李俊始終懷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,并將這種精神根植于企業文化、關愛員工和對社會“飲水思源”的感恩回饋里。讓員工切實享受到企業的發展成果,是李俊鐵定的要求與制度,職工工資實現平均每年以15%-20%的水平增長。
每當國家面臨大災大難的時候,華源集團總是第一時間為黨和政府排憂解難,主動履行社會責任,第一時間捐款、捐物、捐藥……多年來,華源集團也累計捐款捐物3000多萬元。同時,華源集團還與新疆一些高校及小學,建立了扶助基金和幫扶計劃,較好地幫助一些有困難的莘莘學子完成了學業,并成功地走入社會和工作崗位。
在奔波忙碌事業的同時,作為烏市人大代表,十年來,李俊盡職盡責履行這份神圣的職責,共向大會提交提案22件,涉及住房、醫療衛生、教育、環保等民生方面的內容,較好地促進和改變了相關方面的發展。
在李俊的帶領下,華源集團及其個人,先后榮獲“全國五一勞動獎狀”、“中國優秀民營企業”、“中國優秀誠信企業”等綜合性榮譽及房產、藥業、熱力等行業方面的獎項,多達數百個。

鐵肩擔大愛
對產業發展嘔心瀝血對家人卻深感愧疚:
從創業之初風華正茂的不惑之年,到鬢角已現斑白的現在,李俊為了企業的發展、產業的進步、社會的回饋,嘔心瀝血,鞠躬盡瘁。其中,對產業的執著與熱愛,達到了熾熱的程度,遠超過對自己的關心和對家人的關愛。
多年辛勤操勞,承受壓力較大,到了這樣的年齡,李俊的身體健康有時也會開些小差,但對他來說,能忍則忍,能堅持就堅持。前不久,做一個手術之后,同樣癥狀的病人,一般都要五天左右才能出院,可李俊中午接受手術,下午就堅持出院了。其實,大家都知道,除了經營企業中李俊煉就的堅強性格,最主要的是長期處于忙碌狀態,突然住院或“閑”下來,他很不習慣,滿腦子全是項目管理、企業經營、產業發展及員工們的幸福指數。當面對家人時,他心里除了遺憾,就是愧疚。從小就知道要守住忠孝責任的他,卻沒有時間好好照顧年近九旬的母親;對身體有病的愛人,他也沒能像模像樣地侍候過;對自己唯一的兒子,他也沒有很好地陪一陪幫一幫……平時,他基本上不會向大家說這些,唯一一次忍不住提到這兒時,大家已能感受到一個成功企業家眼中的“柔情”在泛光。
每當說起李俊,不顧個人得失,不辭辛勞奔波,放棄個人享受,置家庭于不顧,對企業卻是那么的熱愛、對產業是那么的執著、對員工是那么的呵護、對責任是那么的擔當、對國家情懷是那么的深沉……員工們都會為之潸然淚下。李俊告訴記者,“如果讓我重新選擇,我仍然選擇做企業、創造財富、為社會做貢獻,即使這條路有更多的艱辛,我也無怨無悔。”